【寒流襲港】冬季易感冒或併發中耳炎損聽力 學前兒童屬高危群組需留神有否耳痛

兒童健康

發布時間: 2020/12/24 17:43

分享:

分享:

中耳炎病徵並不明顯,情況惡化或會影響孩子聽力,罕有最壞情況更可併發面癱、腦膜炎等,及早治療才是上策。

天氣漸寒,又是小朋友容易傷風感冒的季節。兒科專科醫生陳栢康指,學前年齡兒童患上呼吸道感染後,有機會併發常見的中耳炎。惟由於中耳炎病徵並不明顯,情況惡化或會影響孩子聽力,罕有最壞情況更可併發面癱、腦膜炎等,及早治療才是上策。

耳朵可分為外耳、中耳和內耳3個部分,經過外耳的耳殼和外耳道到達耳膜位置,再入一點便是中耳部分,通過耳咽管與鼻咽相連。而中耳炎發生的位置,正是耳膜裏面的空間發炎。

中耳炎主要伴隨上呼吸道感染而併發,因此家長不可小看傷風感冒。(iStock圖片)

一般中耳炎是伴隨着上呼吸道感染所併發的,並由多個原因促使發生。被黏膜覆蓋的上呼吸道受到細菌感染後,黏膜會發炎腫脹,而耳咽管亦被黏膜覆蓋,同樣會受影響而變得腫脹不暢通。

中耳位置一般會有少許分泌物,正常情況下可以排走,惟遇上耳咽管不暢通,分泌物排不走時,加上上呼吸道的細菌走入中耳,便會形成中耳炎。

學前兒童屬高危群組

陳醫生指,歲數是患上中耳炎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,中耳炎大部分會發生於6個月至6歲學前年紀的兒童,尤以6個月至2歲的患中耳炎機會率最高。原因是學前兒童的耳朵內部結構發育尚未成熟,而成人則很少會發生中耳炎,除非是耳朵天生結構出現問題。

他又仔細指出:「成人的耳咽管是向下的,因此中耳至咽喉也是向下的,中耳分泌物更易流出,但處學前年紀的幼童,耳咽管因未發育完成,所以是打橫的,變相中耳分泌物好難流出,因此更易引致積存發炎。可以說,中耳炎是小朋友的疾病,尤其是急性中耳炎。」

中耳炎發生的無置示意圖。

然而,中耳炎病徵並不明顯,通常是發高燒、耳仔痛,家長好難判斷孩子有否患上中耳炎,尤其兩歲以下仍未能以語言表達自己感受的幼童,不懂說痛,只會表現出𤷪𤺧煩躁,更令家長難以發現病情。故若學前兒童出現發燒情況,最好還是交由醫生診斷。

若學前兒童出現發燒、耳仔痛徵狀,醫生診斷時通常會多做一步,用耳窺器直接觀察耳膜是否突起。中耳炎的病因是中耳積液,耳膜會向外突起像冬甩。若有此情況,即可診斷為患上中耳炎,醫生會處方消炎止痛藥和抗生素。

中耳炎自行痊癒機率低

陳醫生強調,只有極小部分中耳炎會自行痊癒。急病過後會產生併發症,因中耳存有積液,最常見的影響是聽力下降。退燒後,約兩個月後需再次覆診,檢查中耳是否留有積液,若情況持續,需轉介至耳鼻喉科醫生做聽力檢查,再考慮是否需要「放水」。

惟若家長持續不加理會,中耳炎亦可產生非常嚴重的併發症,可造成永久殘障,甚至死亡。例如,會經過中耳的面部神經或受影響,最壞情況是造成面癱。另外,耳仔對上已經是腦部,當病菌從側邊上腦或可引致腦膜炎。

中耳位置亦近中樞神經,當細菌入侵中樞神經系統,導致腦裏有膿泡,亦會引起許多徵狀,如抽筋、視力和智力下降等,需要開腦取出膿泡。不過陳醫生強調,這些情況屬非常罕見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3
+2

現時坊間許多家長主張小燒小病可由小朋友自行痊癒,而拒絕看醫生。陳醫生語重心長地提醒家長:「不要以為小朋友發燒、發𤷪𤺧是無事,因為中耳炎普遍是看不出的,需交由醫生診斷耳膜。」

無證據顯示吮奶嘴致病

在坊間的媽媽群組內,有人提出,過了歲半的幼兒若仍吮奶嘴也會導致中耳炎,引起一陣恐慌。惟陳醫生指,這個說法來源自一些舊醫學報告。

中耳炎最常見細菌是肺炎鏈球菌和流感嗜血桿菌,在全民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後,整體中耳炎病發率明顯降低了。

「過往曾經有研究顯示,過了歲半仍吮奶嘴,比起已停止吮奶嘴的幼兒,患上中耳炎的風險大約高了一兩成,但兩者有關聯並不等於有因果關係。而且,無人知道全民疫苗之後是否沒有分別,千萬不能說吮奶嘴會引致中耳炎。」

全民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後,整體中耳炎病發率明顯降低。(iStock圖片)

談到預防方法,陳醫生指其實沒有。「雖然也有研究顯示,埋身餵哺母乳可加強小朋友口肌,令到中耳分泌物排出得更好,又有研究顯示,若家中有人食煙,患病機會又大些。但仍是那一句,兩者有關聯並不等於有因果關係。」

不過可以肯定的是,坊間常指出,游水後,耳朵濕了水不抹乾會引致中耳炎是不正確的,兩者完全無關。

記者:陸明敏